



刊物《有機報》官方網站。
【本報訊】大學畢業或許是人生的重要時刻,但最終會是「愉快回憶」或是「谷氣收場」,畢業前的倒數準備階段顯得尤其重要。澳門大學的畢業生有賴畢業生委員會 (簡稱畢委會) 處理及籌辦畢業活動事宜,包括安排拍畢業照、舉行畢業聚餐和製作畢業同學錄等。不過,今屆畢委會的成立過程卻引發爭議,被外界質疑違反相關規章。
學生事務處早於十一月底交出名單
然而,本報得到的可靠消息指,學生事務處不僅於去年
此外,按《畢業生委員會工作總則》(澳門大學學生會第 5/2005 號內部規章) 規定,學生會「理事會須於每年的九月至十月以通告形式召集該屆畢委會」。陳子成受訪時表示,由於他當時不在上屆理事會內,故不清楚沒有召集的原因。
為何上屆理事會遲遲未有召集畢委會?本報試圖聯絡上任理事長、今屆畢業生委員會主席高雪芝。記者曾在農曆新年假期前發出兩次電郵,卻得不到回覆,再在
「推選」不一定是投票選舉
對於《畢業生委員會工作總則》要求「畢委會全委會成員由各專業的準畢業生推選一名代表擔任」。據了解,有些專業的代表未有要求進行任何「確認程序」,便立即履行代表的職責,令人質疑其產生是否合乎規定。究竟「推選」是否含有「選舉」的意思?
學生會會員大會主席黃志寰認為,由於「總則」沒有規定「推選」的具體辦法,也沒有表明「選舉」的具體執行程序,所以「推選」就不一定要一個選舉的過程,故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產生各專業的代表。記者發現,共有七位上屆學生會領導層成員,出任今屆畢委會執行委員會的職位,接近總人數的一半 (超過百分之四十六)。
畢委會的成立是需要經過一定程序的,按《畢業生委員會工作總則》規定,理事會須召集畢委會全委會的預備會議,日期、時間和地點由理事長決定,並必須於會議前八天或之前連同召集通告,以張貼的形式通知全體準畢業生。陳子成在
對於今屆畢委會的成立過程與「總則」出現落差,陳子成稱:「規章是死的,依照每年不同的情況,相信規章有其必要性,但我們在做事方面都有彈性處理每年不同的實際情況。」
【本報訊】就畢業生委員會籌組過程的問題,本報走訪三位準畢業生。Lego 認為該委員會籌組過程缺乏透明度,有「突然得出結果」的感覺。Alex 從未見過畢委會的籌組通告,也未收過畢委會的成員名單。他估計原因是行政上的遺漏,不過也擔心背後存在偷步籌組,更甚是某些籌組者私下找他們想要的人。
他認為這現象反映是「小圈子」的運作,並希望畢委會遵循既有的制度,否則,他覺得好似是「佢哋自己玩哂」,很難放心委託他們籌辦活動。Alex 坦言,若畢委會繼續不提供充足資訊,如就某項活動開支缺乏詳盡交代,他和同學可能不會參加該項活動。
對於學生會早在十一月已收到畢業生名單,卻在籌組過程中有相關的人士指稱學生事務處遲遲未交出名單,Lance 覺得有說謊的成份。此外,他認為畢委會的成立程序早已有明確的規定,但相關人士卻沒有遵守,不管甚麼原因,都是有問題的。他期望畢委會能打點好一切之餘,要真正做到按照大家的意願行事。
【本報訊】俗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不少澳大學生在上課的 日子都需要留校用餐,因而餐廳的質素就成為學生關心的議題之一。目前校內有四間食肆,包括「小泉居」、「安德魯」、「大腳板」、「煮意」及一間同為「小泉 居」開設的小賣部。縱然學生對這些食肆提出過不少的意見及不滿,但一些問題卻始終長期沒有明顯的改善,是溝通誤會抑或改善出現困難?
前餐廳委員會主席彭執中傳給本報的書面回覆中表示,校方透過 多個途徑收集學生意見。如該委員會就有來自學生會、宿生會以及學院學生會的代表,為學生發言。學生亦可透過「好建議獎勵計劃」及電郵,或向學生事務處和學 生會反映意見,此外,前餐廳委員會亦曾邀請同學參加焦點訪談小組收集意見。校園服務處就會進行客戶意見調查。
其後,餐廳委員會把意見通知各食肆,並要求將跟進結果作書面 回應。學生事務處亦定期組織校園服務處、校園發展及工程處,以及學生代表對各食肆進行突擊衛生檢查,提出改善建議。
問及有甚麼問題曾得到改善,書面回覆內列舉一些個案,包括有 「小泉居」的員工已被要求在製作三文治時戴上手套;「安德魯」的價錢牌及付款分流亦已顯著改善。回覆進一步指出,由於現階段校園地方不足,故校方未能擴充 校園餐廳的面積或開設其他校園餐廳。
學生代表明白學生需要
前學生會秘書長伍偉發 ( Justin ) 曾以學生會學生代表,出席前餐廳委員會的會議。他指出,校內 食肆存在的問題不外乎食物質素、餐飲種類、及服務態度等。以學生認為「小泉居」員工服務態度惡劣為例,食肆方面以招聘人手艱難回應,校方雖曾建議進行員工 培訓,但成效顯然不大。
他續指,校方曾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希望招募更好的承辦餐廳,但 卻沒有收到任何投標;Justin 認為,承辦校園餐廳成本高,暑 假或公眾假期多卻要支付員工薪酬,上課期間除了午飯時間外,其餘時間人流都很少;而校方為保障學生利益,會控制食品價格,所以,一般餐廳都較少考慮投標承辦。
但 Justin 指在新學期中,課程安排作出了新的改動,令食飯時間錯開,成 功做到分流,讓餐廳在午飯時間的人流稍為得到改善。
有機話你知
※前餐廳委員會將重組成另一委員會,並擴大職權至校園內其他 店舖服務,如書店、洗衣、便利店等。
※按澳大橫琴新校區 的設計構想指出,新校園的各個書院均設有食堂,在中央生活及商業小區亦有提供餐廳和生活服務設施。
【本報訊】本學年新開業的「煮意」負責人黃振威 ( Ray ) 是澳大去年的畢業生,他在大學時期已對校內用餐有深刻的感受,明白到澳大學生對飲食需求大,故在畢業前一年參加由學生會及學生事務處舉辦的「校園創業計劃」,更勝出獲得餐廳的經營權。
作為澳大畢業生,Ray 認為自己能了解學生的需要。在安排上,他避免重覆售賣其他餐廳的食品,以較有營養的糖水和豆漿來代替其他包裝飲料;另外他認為小賣部較少售賣暖呼呼的食物,所以「煮意」的餐飲偏重於熱食為主。但他笑言自己也有估計錯誤的時候,例如起初以為所有內地生都喜歡吃辣或包類食品,但後來經過觀察發現原來並非如此。
Ray 認為學生們對「煮意」的反應亦算不俗,普遍覺得能補足其他餐廳。 Ray 表示,有學生向他們反映意見,例如衛生問題及排隊點餐的速度等。在校方、餐廳和學生三方的溝通上,Ray 指,大多是學生主動向食肆或校方提出意見。Ray 建議在餐廳續約等事項中,校方可增加其透明度讓學生多了解。
【簡訊】早前,一名澳門大學學生致電澳門電台節目「澳門廣場」直言:「每一次到選科的時間,我都覺得『好頭痕』。」她認為現時的選科制度不公平。這位同學坦言,這不是她的個人問題,也有很多學生受到影響。澳門大學亦透過該節目作出回應指選科系統已預設了公平的程式,確保同學的預約時間得到公平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