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有機社論:我們站在哪裏?

 不論「廿年後超港大」還是「廿年後躋身亞洲一流大學」,除了政府資源的支持及大學本身的條件外,尚有很多方面可以探討。若要討論廿年後的事,我們一定要理解今天我們站在什麼位置。 由學生事務處發出的「學生卓越行為指引」(下稱指引)說起,至少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第一,同學多認為「指引」提到的事項,早在澳門的中小學教育中學到,實在無必要在大學中強調。第二,我們至少能在「指引」中體現到,校方高層的管治思維,及其如何看待大學生的位置。將一系列公民應當遵守的基本行為及規條與「卓越」劃上等號,「卓越」是如此簡單的一回事嗎?如果大多數學生都符合「指引」內的規定,就這樣簡單地成為「卓越學生」,那麼,「卓越」的意涵反而降低,我們就不能真正理解「卓越」為何物。

 基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對話語的理解也不一致,從今次事件我們能體驗到,學校上層擁有將學生分門別類的權力,但是,從上述事件引發的討論中,我們不得不反思:大學生作為學習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的個體,我們為何需要得到學校高層的認同?是誰去傳授學生知識?到底是管理層、教授還是同學的經驗本身?在這次事件引發的討論中,我們慶幸能看到同學一般都可分辨知識與意識形態的區別。

 想深一層,它只是一份學生指引,並無提到是大學生指引、中學生指引還是小學生指引,學生事務處此舉「美中不足」的只是沒有指明這到底是大學生、中學生還是小學生的「卓越行為」,從而引發爭議。

我們這一代澳大學生

 經歷廿三條討論會的兩次「場地問題」拖延、遷校橫琴的假諮詢,校方明知學生即使反對,也不具約束力,亦難以動員到大規模的抗爭行動導致立法及行政面對阻力,仍要扼殺言論空間,不敢面對真正民意,到底他們在害怕什麼?到底背後是有一股來自地下的力量操控,還是校方自我審查?而這種恐懼又會否在無意識的驅使下伸延至橫琴?

 筆者在上一期《有機報》已經討論過,澳大絕不會蠢得自斷其本已不多的言論自由及學術自由空間的命脈,來換取兩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是這樣,無論校園「硬件」如何先進,不要說二十年了,二百年澳大也不能躋身一流大學之列。因為評價一所學術機構的標準不是來自當權政府對它「政治正確」的評價,而是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在大學的理性討論過程中得以保障。

 無論是港大還是中大,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代表不同的聲音及立場的物品能在學校的空間內展示,看看港大的「國殤之柱」還是中大的「新民主女神像」,無不指向「六四事件」,及大學生對民主、自由等理念的追求及嚮往。而它們豎立的過程,更標誌著新一代的香港大學生抗爭行動得以傳承。再看看我們的「孔子」,再看看我們的學生會,校園內有多少活動能與現今社會浮現的問題及更高層次的民主價值等理念產生互動?

 以上都是要晉身一流大學所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看現任的領導層到底有沒有誠意及勇氣去推動它的發展,如果沒有,如果仍要扼殺言論空間,那大學作為社會道德及良知的最後防線之日,則遙遙無期。



1 則留言: